追奶成功114
董明珠
好喂创始人 (好喂母乳指导上门服务覆盖60个城市500万新生儿家庭)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乳喂养指导师 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儿童福利与保护服务分会副会长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研究方法硕士、社会政策博士生 专注母乳喂养指导服务10年,培养了4000多名优秀哺乳指导,在近400个城市服务着百万母乳妈妈

简介

七天让奶量上一个小台阶,把自己能追的奶量都追上来!

此小书在「一本册子」网站制作发行。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一本册子」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回复【领书】免费领取热门好书

带着确定感追奶,有始有终
追奶,什么办法都试过了......
追奶,没完没了......
追奶糟心事儿》里面,把为什么没完没了,为什么啥方法都没用,已经写了个遍。
《自助追奶114》这本书,我来带大家追奶,带着确定感追,有始有终的追!
【词语解释】“追奶”,妈妈们造的词,是“提升母乳量”的意思。“追”这个字很形象的表达了这个过程往往有曲折有辛苦,奶量提升之后也常常不稳定,好像总也没法结束,或者,很难找到一个可以确定成功了的节点。
特别提示
很多妈妈想找一个“一招灵”的方法,找一个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奶少用上都肯定好使的方法。但是!它是不存在的!《追奶糟心事》用了一整本书来讲,为什么大家能想到的、见到过的那些方法都不是“肯定好使”的。
本书教的1个策略、1个原则、4步走,它们组合起来才是一套肯定好使的追奶路径。这个路径突破了很多妈妈的想象,是普通人也可以用起来的专业思维。
“非专业追奶”
“非专业”追奶,在本书里指的是追奶没有采用专业思路。
追奶不一定非要找哺乳指导或催乳师,用了专业的策略、原则、方法,很多妈妈可以成功,至少也能明显提升奶量。(反过来讲,如果这些不专业,找了名叫“哺乳指导”或“催乳师”的人来帮忙,也保证不了成功率。)
专业的哺乳指导服务是一种能提高追奶成功率、加快追奶速度、减少妈妈和家人心理压力、确保不折腾宝宝的服务。多数妈妈会纠结要不要找哺乳指导,因为这是先花钱后见到效果的服务。很多妈妈是带着“赌一次”的心情约了哺乳指导。也有很多妈妈是因为亲朋好友找某位哺乳指导见到了效果,因为她的口碑决定约她。
这本书的价值,首先是让妈妈们自己追奶也能做到“专业追奶”,最大程度的追出效果来。其次,能明明白白的评估到底需不需要找哺乳指导,能判断什么样的哺乳指导会“专业追奶”。
“非专业追奶”开启Hard模式
很多妈妈有这样的体验,追奶一开始简单,后面就变难了,感觉好像分两个阶段。
刚开始无论是增加喂奶次数,还是喝汤,做两天就感觉奶量确实上来了,奶粉也减下来一些,宝宝一切表现正常,大小便都还不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画风变了。比如喝汤忽然不好使了,换汤也不好使,换吸奶器追奶,好像也不行,或者好使一天两天又不好使了。甚至宝宝也不像以前那么乖了,吃奶和睡觉乱起来,奶粉量没法继续减,甚至还会加回来。好像追奶初期是个Easy模式,后面进入hard模式。
两个模式的分界线,就是一直没被发现的【奶少的真正原因】开始阻碍奶量继续提升了。追奶过程在这里开始偏离成功的方向,滑向Hard模式的岔路。
举个例子来说明,奶少的真正原因如果没被发现,会怎样制造这样一个Easy转Hard的分界线。
我们店里很多这样的客户来的时候说,“老师,我刚开始每顿减掉30毫升奶粉很容易,后来死活减不下去了”。
我说,“你来说说怎么减的呀”。
妈妈说,“以前我每天加三顿奶粉,开始追奶之后,这三顿奶粉我还保留着,但是每次喂奶粉之前我都先喂母乳,喂到宝宝实在不吃了我再喂奶粉。我能感觉到宝宝吃我的奶的时候是有吞咽的,吃完再喂奶粉ta会少吃30。但是从每顿120减到90之后,继续减就难了。每次吃完母乳肯定还是要吃掉五六十到八九十毫升奶粉的”。
我问妈妈既然宝宝吃母乳已经吃到“实在不吃了”,那么有没有试过后面这个奶粉就不喂了。
妈妈说:“试过,但是宝宝就睡不好了”。睡不好的具体表现是:吃完母乳虽然也闭眼睡,但是睡不实,感觉没法进入安稳的睡眠,一会儿一会儿的醒过来,总得哄,睡得也短,甚至放不下。但如果吃完母乳之后,妈妈主动把奶粉给喂进去,宝宝吃完就能睡好,可以睡得比较深,或者醒来也容易接觉。
所以,妈妈的体会是,自己的母乳量确实提升了,能顶替掉每顿30毫升奶粉了,但是没有继续提升,所以继续减奶粉的时候,宝宝就出现了吃不饱睡不实的表现。
这个判断对不对呢?一半对,一半不对。
母乳量确实提升了,能顶替掉30毫升奶粉了——这部分是对的。以前喂这三顿奶粉的时候完全不喂母乳,等于妈妈每天少了三次哺乳机会,那么泌乳当然要少一些,因为乳房“不知道”这三顿的存在,自然不会去泌乳。现在“知道”了,自然就要多产一些奶水。
宝宝吃不饱睡不实——这部分是对是错就有待进一步确定了。因为宝宝如果是饿着的,那么按理说ta不该停下来吃奶。有逻辑上不通的地方,就说明既有因为没吃饱所以睡不实的可能,也有因为其他原因睡不实的可能,还有因为吃不饱和其他原因共同作用所以睡不实的可能。
怎么进一步确定呢?像这位妈妈,我们让她给宝宝喂顿奶,我们看看宝宝的表现,喂完之后,就让陪着来的姥姥把宝宝抱到护理间外面“喂奶粉”去了,我们在护理间里给妈妈做乳房护理。等护理完了,妈妈说,“一个小时了,我宝宝该醒了。”我们把姥姥叫进来,姥姥说:“孩子还睡着呢,睡得可好了。吃完你奶没喂奶粉,店里老师直接给哄睡放下的。老师比咱会哄,比咱会放。”
做对了睡眠安抚,宝宝吃不吃那90毫升奶粉都能睡好了。难道之前“不吃奶粉就睡不好”其实是个错误判断?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其实应该这样理解:大人不擅长哄睡,宝宝再不吃奶粉得不到吸吮奶瓶带来的安抚,那就睡不好了。
我们给妈妈和家里人做辅导,教她们怎样撤出乳房、怎样放下宝宝不会惊醒ta,怎样拍哄接觉特别促进睡眠,并且陪着她们练会。妈妈自己也体验一把喂完奶不喂奶粉也能让宝宝睡好,就明白“追奶没进展”原来不是卡在吃上,而是卡在睡上——和奶量完全无关的原因导致“追奶没进展”。
那么为什么喂点奶粉就能用“给吃”的方式来解决“卡在睡上”的问题呢?
越小月龄的宝宝,越需要安抚来辅助入睡。但是这位妈妈在喂完奶之后犹犹豫豫的撤回乳房,这个过程里宝宝就有点醒了,甚至嘴还要到处找找乳房;然后在把宝宝交给姥姥的时候,还有好多裹包巾、整理衣服、调整抱姿的动作,宝宝就醒来更多,还要哭几声;然后姥姥拍哄的节奏也不稳定,宝宝迟迟没法舒服进入深睡眠;睡得浅,自然也就不容易放下,何况放下的动作也让宝宝觉得明显离开了大人的身体,又是一次唤醒。这么曲折的入睡过程中,宝宝是很渴望得到有效的入睡安抚的,喂奶粉恰恰满足了这个需求。宝宝吸吮着奶瓶,连续的吸吮动作给了ta很大的安慰,让又困又累的宝宝睡实了。
这位妈妈开始追奶时的奶量缺口其实并不大,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每天少喂了三顿,所以很快就已经把奶量追够了,很Easy。之后只剩下不会哄睡接觉的问题,所以脱离不开奶瓶的辅助。然而她没找到减不掉这些奶粉的真正原因,没想到要解决睡眠问题,一直在对着奶量努力,这才进入了Hard模式,很累很累,又没进展。她Easy和Hard模式的分界线,就是没搞清楚宝宝不吃那90毫升奶粉就不睡这件事的原因。
每个妈妈Easy与Hard模式的分界线可能都不一样,但是性质都一样——奶少,或奶粉减不掉的真正原因没被找到

“非专业”的Easy模式不宜久留
追奶初期是个Easy模式,因为只要多喂几次或多喂一会儿,怎么都能让奶量多一点,无论奶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部分奶,妈妈们不找哺乳指导或催乳师,自己在家追就能追上来。
但是,毕竟奶少原因不确定,不是“对症下药”,所以一旦发现奶量不继续增加了,奶粉量不继续减少了,就应该马上停止,不宜更加努力。一旦太努力去做,就容易滑入Hard模式。
如果没有一开始就去找奶少的原因,那么,Easy几天有了“我的奶原来可以多起来”的初步信心之后,就要马上开始找奶少的真正原因,在成功和滑向Hard的岔路口,把握住正确的方向。
专业自助追奶114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方法总结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读完打卡

点击加入已读小书清单

一本册子 ▪ 公众号

人人均可创作的小书社区

专注于生产精华专题内容

◀关注公众号可阅读更多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