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哺乳期你遇到的那些人,他们到底懂不懂乳房,了不了解乳房的解剖,明不明白泌乳的原理,知不知道哺乳期乳房的特点,学没学最新的哺乳期炎症疾病的诊治方法,这决定了你能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服务和诊治,是否能延续母乳喂养。
这不,晚上23:40点,护士老师一个电话打到医生值班室,把刚刚睡下不久的梁医生再次CALL起。
梁医生一把掀开被子,穿上鞋,顺手从床尾的挂钩上取下白大褂,闭着眼睛一边往外走,一边把白大褂穿好扣好,向办公室走去。
护士站旁边坐着一个包裹地严严实实的患者,身边跟着四五个男男女女的家属。
落座后,梁医生一边询问病情,一边敲击着键盘记录着。
“3天了?那为啥这时候来看呢?这三天怎么整的?”梁医生问。
“之前去了我们那里的医院看了,医生说我是急性哺乳期乳腺炎,让我回家通乳,说通了就好了”患者说。
“这是中成药,我是说抗生素,比如头孢、青霉素啥的”梁医生问。
“我就找了通乳师帮我通乳,连着通了2天都没效果,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患者说。
“没有,她直接看我乳房,说我堵奶了,就给我每2小时排一次。”患者说。
“怎么不疼痛呢?比我顺产的时候还疼。”患者感觉仍心有余悸。
“她说通乳都痛,不使劲怎么通的出来,她还用梳子背沾凉水给我刮,简直和上刑一样”患者痛苦的回忆着。
“你看你老婆痛的那么惨,你也不制止?”梁医生质问道。
“我又不懂,我能说啥,我也以为就是需要那样才能弄通啊”患者的丈夫一脸的无辜和不悦。
“没啊,自从发烧了,就没敢喂小孩了,让他喝得配方奶”患者说。
“通乳师说了超过38.5℃就不让喂了吗?”患者亦不解。
“她从哪里听说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写过这一条,都说哺乳期乳腺炎期间不要轻易停止母乳喂养,只要你还爬的起来,都可以喂啊,孩子才是最好的吸奶器啊”梁医生说。
“啊,我不知道,主要是我家小孩吸力大,一开始就把我的乳头吸破了,一直都没好。”患者说。
“这个锅不要甩给孩子,不是孩子吸力大,是你自己的哺乳姿势或者含接姿势没弄对,让宝宝含得浅了,才容易造成损伤。你看看这个图,你家宝宝有含得这么好吗?”
“要含这么多啊,我儿每次就含到滴滴点儿,咬得我非痛”患者说。
“先去查血吧,顺便把布洛芬喝10ml退热,血结果出来后找我,如果血象高,加上你反复发热、局部红肿疼痛,得用抗生素了。”梁医生说。
“这个退烧药吃了还能喂奶吗?还要用抗生素啊?那岂不是喂不成娃儿了?”患者焦虑。
“那天看医生说的啊,他说怕用了药不能哺乳,就没给我开药,让我回家好好通乳的”患者说。
“哺乳期不是用药的禁忌时期,像布洛芬、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有很多都是可以在哺乳期安全使用的”梁医生说。
“那为啥医生说,用了这些药就不让哺乳了呢”患者说。
“神经,世界上哪里有绝对的安全呢?”患者自言自语。一边说着,一边离开办公室。
故事讲完了,让我们来看看。作为新手妈妈,你在哺乳期通常能遇到几种人。
在这个母乳指导和国际认证泌乳顾问逐渐兴起的时代,作为曾经叱咤母乳喂养界多年的“老将”,通乳师和催乳师,是时候该考虑转变一下自己的身份了。
通乳师和催乳师,侧重点是乳房,她们的工作是运用各种手法,将乳汁移出乳房,目的是排出乳汁淤积和增加泌乳。
母乳指导和国际泌乳顾问,侧重点是指导,详细评估母乳喂养情况,指导妈妈如何调整哺乳和含接姿势,如何频繁有效的移出乳汁,如何观察孩子的哺乳需求,如何调整情绪等等,必要时辅助以符合乳房解剖和泌乳原理的手法,既达到排出乳汁淤积和增加泌乳的目的,又教会了妈妈如何与孩子良好的互动。
备孕时,你的乳房是孩子他爸手中的催情剂,趋之若鹜;
怀孕时,你的乳房是孩子他爸眼中的百变球,充满好奇;
生产后,你的乳房是孩子他爸心中的禁地林,避之不及。
生产后,你胸前顶着的大咪咪,是他们眼里宝宝的粮仓;
我相信,哺乳期女性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乳腺科的医生,因为他们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乳腺疾病的到来。
然而,你在哺乳期最常遇到的哺乳期乳腺炎和脓肿,在医生所学的课本里只讲了三页纸都不到,而且几十年没有更新过。
给你开了成分不明、不良反应不明的中成药都建议继续哺乳,而使用哺乳期安全用药头孢菌素、青霉素后,却让你停止母乳的医生;
出现乳房硬结就以为是堵奶,让你回家热敷、通乳、按摩的医生;
彩超提示硬结已成为囊性肿块并可见液性暗区时,仍坚持说堵奶让你找人揉通的医生;
让你每两三小时定时排空双乳,而不是告诉你如何按需哺乳的医生;
对于已经出现数天、局部红肿疼痛明显、甚至彩超提示液性暗区的硬结,仍然坚持等待扪及“波动感”才诊断脓肿的医生;
处理乳腺脓肿只会用切开引流,而不是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等微创方式的医生......
越来越多的乳腺科医生,尤其是妇幼保健机构的乳腺科医生,开始重视哺乳期乳腺炎症疾病,并为此成立母乳喂养学组,努力制定中国的《哺乳期乳腺炎症疾病的诊疗指南》。
作为母乳喂养各个环节中最后的保障,妇幼机构乳腺科的医生和护士们,正在努力学习母乳喂养知识,更新自己对哺乳期乳腺疾病的固有认知,争取以最小的伤害,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症疾病,并延续母乳喂养。
母乳指导或国际泌乳顾问,将逐渐成为母乳喂养支持工作中重要的一员;
乳腺科的医护人员,也将逐渐学习和掌握母乳喂养知识,学习最新的哺乳期炎症疾病的诊治指南;
母乳妈妈、母乳指导或泌乳顾问、乳腺科医生,三者形成良性的互动,才能更好的保障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