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
王宁
八零后白羊男
¥9.9元

简介

“三哥”, 我父亲的朋友都这么称呼他,故吾取之作父笔名,年过七旬,文化不高,却从小练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好文章,父亲早已在多前年默默撰写完他人生自传,厚厚一摞稿纸长达三万字,我却仍未将之印刷出版,此为己憾事! 故,我为我父开辟此专栏,攒存之亲作手稿于此,一则为整理父亲手稿以备后用,二则备己常睹之自省律行,不忘初心,勿忘父恩!

此小书在「一本册子」网站制作发行。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一本册子」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回复【领书】免费领取热门好书

人生在世,其主观愿望都期盼着衣食无忧、健康快乐地度过一生,然而在实际生命旅途的长河中,也都不尽其然,回顾我自身的经历,也有着不一样的记忆,尤其是青少年时那段经历,真是不堪回首,有儿童时期无忧无虑的天真和快乐、有对半生多灾多难的经历、有对身患疾病妈妈的牵挂、有对身强力壮父亲突然离去的悲丧、有对困难时期忍饥挨饿的艰辛、有对家庭贫穷而供不起姊妹上学的遗憾、有身未到成年过早尝试壮年人劳筋之苦的坎坷、更有对农民毁林开荒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乱砍乱伐使千年的家乡树林毁于一旦的惋惜……这些往事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它伴随着我走过了花甲之年,在退休闲暇无聊之时,勾勒出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一章 家族
小时候听父亲说:我们老家是山东省掖县人,很早以前,由太爷王嘉搞领着三个儿子从青岛坐船闯关东,落户到辽东半岛现住地。大爷爷王?庆一辈子无儿留有一女,我爷爷王家庆一辈子留下六个儿子四个女儿。小时候朦朦胧胧见过奶奶面孔,三爷王春庆一辈子留下一个儿子五个女儿,小时候见过三爷和三奶奶。
伯父:王洪德中年八十余岁,留下两个儿子四个姑娘,大妈和奶奶都是刘炉村老孙家的姑娘,他俩是婆媳关系又是姑侄女关系。
父亲:王洪发终年52岁,妈妈于淑兰终年81岁,留下三男俩女。我排老三,身上两个哥哥身下两个妹妹。
三叔:王洪杰终年七十有余,留下三儿一女,三婶早逝。
四叔:王洪玉终年近80岁过世,四婶终年八十有余,留有两儿两女。
五叔:王洪星终年96岁,二零一五年过世,五婶早逝,留有三儿俩女。
大姑:姓刘婆家大刘屯,留有三个儿子。长子刘德秀,农民,八十余去世,住居孤山镇董坨,有两个儿子;次子刘德民,从没见过面,家庭不详;三子刘德清,长春教授,生两女一儿,姑娘讷河县老来镇教师。我与大姑没见过面,与德秀和德清(新)见过面。
二姑:姓栾,留有两个儿子,早逝,没见过面。
三姑:姓许,南尖镇草河沿许姓支人,留有一女,名叫许云凤。58年三姑从鸡西回老家见过一次面。她很早以前搬在鸡西柳毛定居。女儿男人早逝后改嫁,后失去联系。后因我父亲突然去世,她亲监现场,受父亲去世打击精神失常,回鸡西后晚上跑了出去,冻死在外,她是父亲的三姐。
四姑:栗子房镇,姑父张家贞,生有四个儿子五个姑娘,60年去鸡西柳毛定居,姑姑早逝,姑父终年90有余去世。
六叔:16岁病逝。
第二章 父亲

日本投降,父亲从奉天(今沈阳市)步行走回家
日统时期,父亲在沈阳一家鞋厂做鞋工,后来和大舅三叔都在日本奉天粮库当苦力,抗粮包。日本“满洲国”倒了,父亲从奉天徒步行程七百华里走到了家乡,从此父亲在家务农。
父辈分家的原因
当时父辈们的兄弟五人相继都成了家,全家二十几口人挤在五间草房里居住,只有十余亩薄地,人多地少不能维持生活,伯父领着三、四、五叔搬到离现住址四公里的栾屯村,他们盖了自己的房子,也买了一些地分了家,各自独立生活,车辆和牲畜农具他们都带走了,父亲守着七间草屋和分得五亩地过日子,后来父亲经过辛苦努力买了一头牛和一头驴维持七口人的生活。
对父亲的记忆
我的父亲长的比较壮实,足有一米七的个头,但十分勤劳能干,他农活样样在行,有心灵手巧,善于动脑子赚钱,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对邻里十分热情、又善于帮助别人。村子里那家有个大事小情,他都主动走在头里,很受村子里和外人尊重的人。可是对我们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我们都看着她的脸色行事,生怕惹她生气被他火爆脾气训斥一顿。
父亲除了农田劳作外,利用他做鞋的手艺,每到乡里集市他都挑着工具,给人做鞋、修鞋、打钉子,收了很多旧的鞋挑回家,晚上和妈妈点着油灯加班修补,等到下一个集市再送回去。父亲为人和善、手艺又好,别人少给几毛钱也能过得去,所以他的生意一直挺好,虽然没挣到大钱,但支撑我们全家人的生活开支蛮充裕。父亲还能每年适时种两亩八分香瓜,瓜熟时头天晚上摘好装好,早晨两三点钟起床挑上一百多斤的瓜、步行三十余华里到孤山镇里去卖,等瓜卖完了,父亲回到家里太阳已落山多时了,满天的星星伴随着父亲回返的路程,这时,妈妈总是做上两个好菜、打上一壶酒,以解父亲的疲劳,吃饭时,爹爹不动筷子,我们是不能先吃,这也是规矩了。
曾记得家乡过去的水泡子和河流,有水就有鱼虾,父亲自己织了一个很大的袖网,又搓了很多的绳子,每到河里涨水和冰化时节,他就挑上担子拿着网,领着我或是哥哥起早去扣鱼虾。我和他各在对岸,来回拽着长满冰溜子的绳子,拖着张着大口的网,天越是冷,收获越是颇丰,冻得我两只手像被猫咬了一样疼。满满一担鱼虾除了卖给人以外,还留着送人和自家吃。每年都晒很多的虾干和鱼干。那个时候农村人不能经常吃肉,但我们家可常年吃上味道鲜美的鱼和虾,也是别人家可望不可即的。
我们吃饱了穿暖了,父亲要求我们干活。冬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把我们哥仨叫起来,背着粪筐拾粪去,每天捡回来的粪都要单放着,他要检查。我年龄小不敢钻岚子,每次都捡的少,但他看我小没说什么,可是哥哥他们捡少了,肯定得挨一顿训斥。他总是教导我们,别人东西不能偷、别人的东西不能要,家中来了客人吃饭不能上桌子,长辈不能叫名字等等,这些规矩我们都得听从。记得谁家人有个感冒发烧来我父亲给人拔罐子、用烧酒推拿按摩,经过两三次的疗理都好了。谁家有了红白事,他都给人炒菜,尤其是进了腊月门,这家找他给做豆腐、那家找他杀年猪,成了父亲有求必应的差事。妈妈心善良,反对父亲给人杀猪,也经常和他吵嘴,可是父亲都好面子相迎,不能不去。
父亲讨债和人跪到庙台上
一、庙宇的来历
村中玉皇庙的来历:在解放以前北山上,住有一家,男人到海边去“寻小潮”捕鱼摸虾,在海边发现了一尊高2.5尺、宽1.5尺,用青石雕刻盘着双腿坐姿、合拢双手在前胸,好像满口念着阿弥陀佛的玉皇大帝佛像,此人处于躬仰之情拾起,挑在肩上,返回家路程中,路过我们村后山坡,过了河沟,又往山坡上走,等走到半山坡累了走不动了便在此休息了一会,等他站起来再想挑起佛像时,说什么也跳不动了,他随口说:我原本想把你挑回家去,立庙供奉你,可是你不愿意跟我走了,该当如此,你就在此安家吧。他把佛像放在这个朝阳山坡上,自己走了,这一幕被村里一个放牛的人看见了,全村人听说后,老百姓自发出钱出工,在紧张的备料修庙施工中,又请了最好的石匠,修了一座雕有一对龙头的庙宇,周围又建起了围墙,两扇朱门,门两边竖起镶有铜葫芦宝鼎、一对旗杆,庙台上有一个铜钟,一敲当当着响,把玉皇爷请进了修好的庙堂端详而坐,紧接着又在围墙的西侧修好了娘娘、狐仙、黄仙三座庙,一座比一座大,庙堂里面用红字写的牌位,看上去也很壮观。庙修好了,择日全村人又举行了落成典礼仪式,从此给玉皇爷庙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每年到了四月初八、十八,十里八村的村民都来给庙台烧纸上香上供,祈祷玉皇大帝以保世人风调雨顺、家家都有个好年景,祈祷村民人人平安、无灾无难。
那时农村缺医少药,迷信的思想也比较严重,不少村民家里有个病人他们不去看大夫,拿着一杯酒用红布蒙着到庙里,跪着烧纸上香磕头讨药,病人喝了酒,也不知好歹,有的人在精神作用下,赶巧病就好了。一传十、十传百,说玉皇爷不仅能爱天爱地、还能治病,真灵啊!不仅如此,全村赶上大旱之年,就拿着黄纸、肩担着水,去庙台举行讨雨仪式,祈讨玉皇大帝发命令,尽早降下甘霖,以保农业丰收。结果有时灵,有时也不灵。
二、父亲跪庙台起誓的原因
还是在农村单干时期,林坨村有一林姓人,此时平时比较懒,不愿意干活,经常跑到我们村唠闲嗑,赶上吃饭时就要酒喝,连续几年买了我家好几头猪,还有粮食,赊账几年,不给钱拖了一年又一年,最后他躲着父亲。有一年的冬天早晨,父亲早早的到他家要钱,把他堵在家里,他说钱给了,父亲听了后,更是气坏了。父亲说钱我不要了,咱俩去跪庙台去,他说行,二人就去了庙台赌咒了。父亲说:“你给我钱了,我说没给,让我全家人死,一口人不剩。我说你没还钱,你说还了,叫你家人死一口,灵不灵,玉皇爷作证。”回家后父亲气呼呼的样子,妈妈问他要回钱了吗?父亲把前面发生的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妈妈听了后抱怨父亲,凭什么和他跪庙台,犯得上啥?父亲说,他丧良心,一口咬定说给了钱了,嘴可硬了,我也让他逼的没办法啊。可往往好事不灵、坏事真灵。没到一个月的时间,老林二十几岁的大儿子得了病医治无效死了。父亲听说后也很后悔!当初不该动这么大的肝火,多好一个孩子死了,太可惜呀。可住了几天,老林突然来到我家,当时父亲不在,妈妈在家,妈妈说你来了,他说我做了一件丧良心的事,得到了报应!今天来向你们道歉了,孩子有病,我花了不少钱,家里没有钱还你们了,给你们一辆破车,你家不是没有车用吗。后来父亲把这辆破车啦回家,修理了一下对付用着。从此结束了父亲和林姓两家的债务纠纷。
三、“献灵”(此后章节是父亲写完又划去的)
我们村邹姓夫妇半辈子生了个独子,乳名叫双子,由于娇养他身体好、力气大、生死不怕,同年孩子都怕他三分。在十几岁的时候,一群小子和他在后皇沟放牲口,他闲的无聊,心血来潮,一头钻进庙里,用缰绳套在玉皇爷的脖子上,把他从庙里拽了出来,吊在树上用石头打。这还不刺激,用尿和泥做个帽子戴在光头的玉皇佛像头上,引起众童大笑。有稍大一点的孩子说:双子,这样糟蹋玉皇爷,不怕他降罪你呀。他笑了笑回答:狗屁!太阳落了山,我们都赶着牲口回了家。在吃饭的时候我对妈妈说了双子的事,妈妈严厉地说,你们可不能跟他学呀。可是双子好景不长,晚上睡了一宿觉,第二天早上眼睛肿的睁不开了,后来又烂又怕光。他妈到处求方问药,不知哪个二百五先生给他传了个方:用麻雀崽子和白矾捣烂敷眼好用,他妈来到我家求我和二哥上房子给掏窝抓麻雀崽子。这时我妈对他妈说,前几天双子在后庙沟所作所为可能是玉皇爷见怪了,你去拿黄纸烧一烧,再把玉皇爷洗干净,请进庙里。他妈听了以后非常吃惊,回家后急忙准备了黄纸来到后庙沟,找到了满身泥土的玉皇爷,给洗了又洗,送进庙堂,跪下烧香烧纸,有磕头作揖嘴不停祷告:玉皇爷不见孩子怪,保佑孩子病早日好。过了三五天,双子的眼渐渐的能睁开了,以后双子有这次教训,规矩多了,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四、玉皇爷自身都难保,这里什么灵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年三十晚间,烧纸叫发纸接财神,我们也同样按旧习惯去给玉皇庙送灯烧纸上香。我和二哥、双子三人搭伙半夜去给玉皇庙上烟火,等我们烧上纸,借蜡烛光亮,发现玉皇爷的脑瓜不见了,这可把我们三个吓坏了,我们赶紧提着灯笼往家跑,灯笼也灭了,路也看不见了,不知摔了多少跤,双子跑得比兔子还快,他自己做的爆竹一个也没放,回到家一屁股坐在炕上,两眼直溜溜,一言不发嘴里喘着粗气,有上次的教训,他心里怕极了,他妈问他好几遍说怎么了,他才醒悟过来说:玉皇爷脑袋不见了。他妈忙跪地上磕头嘴里叨咕,玉皇爷保佑……我们衣服也摔脏了,并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有些人捉死了,什么都敢戳记,后来听说,到西面修路路过的人,用搞把玉皇爷的头给砸掉了。平时有句俗话:人到厉害鬼神都害怕。玉皇爷的脑瓜都保不了,还能保一方平安吗?真是笑谈。
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开始了,村子里的一些人也打起了庙的主意,好端端的一组古建筑物被他们给拆了,把砖石拉回家修了猪圈,玉皇爷的身子也被拉回去垫在厕所上,后来有几个村民弄了一点砖给修了个小庙,又把玉皇爷给请了回去,要和以前比,玉皇爷是落魄了太多了。
第三章 空袭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四章 值更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五章 拥军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六章 天塌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七章 过年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八章 荒年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九章 两分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十章 较力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十一章 神松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十二章 征兵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十三章 变革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十四章 从戎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十五章 姥姥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十六章 妈妈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十七章 复员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十八章 大庆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十九章 孩子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第二十章 爱人
当前章节为隐藏章节,支付后可以阅读整书内容。
¥9.9元
读完打卡

点击加入已读小书清单

一本册子 ▪ 公众号

人人均可创作的小书社区

专注于生产精华专题内容

◀关注公众号可阅读更多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