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需要有逻辑地表达?这其实是两个问题:1.你为什么需要表达?2.你为什么需要有逻辑?
作为一个内向的不喜欢沟通的人,这个问题确实也困扰了我很久。
还记得刚上大学时,看着学校大礼堂前刻着“行胜于言”的日晷,暗暗对自己说,嗯,我要做个踏踏实实做事情的人。然而入学不久后,学院的老师就发表了另一番言论:行胜于言但不能不言,在这个时代,会说话很重要。
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挺抵触这个观点的。毕竟,说话,确实是我舒适区之外的东西。
安安静静地看书写作业,安安静静地在社团打好每一份杂,安安静静地刷剧跑步。自得其乐的生活持续了快一年,那些被我刻意忽视的问题,终于排山倒海地爆发了:为什么别人的课堂展示那么酷炫,为什么别人做事情总有那么多人帮忙,为什么自己做什么都感觉孤立无援,有时候费劲巴列地做了很多事还只是越帮越忙?
说真的,那时候真的为此怨怼了很久。但现在回想起来,问题归根结底只有一个:不会表达,而且懒于表达。
不表达,别人怎么知道你需要什么?不表达,你怎么知道什么样的帮助最有效?不表达,合作怎么开始?
很多人喜欢为默默付出点赞,可在这个协作越来越频繁的社会,不说的结果,往往是拉低做事的效率。
当然,说话也是需要技巧的。这就牵扯出了第二个问题,为什么需要逻辑?
除夕夜,一个白发老人把两张红纸贴在门上,点燃了蜡烛和爆竹。于是怪兽就被吓跑了,哦,这个怪兽头长尖角,长年深居海底,对了,这个怪兽就叫“年”,就是因为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老人才那样做的。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户户烛火通明,燃放爆竹…对了因为每到除夕,年就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怪兽。这个怪兽头长尖角,异常凶猛,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子里的人应该怎么办?
这年除夕,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帮助村民解决了这个问题:
白发老人把这两张红纸贴在门上,点燃了蜡烛和爆竹;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看到这种情况,就被吓跑了;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户户烛火通明,燃放爆竹。
你看,同样一个故事,版本A看起来逻辑混乱,版本B却清晰明了。如果你是被阅读理解题坑害了多年的考生,会更喜欢哪个版本的故事?
表达是为了提高做事情的效率,而逻辑是为了提高表达的效率。很多人存在沟通上的问题,都是因为逻辑混乱、思路不清。
今天介绍的思维和表达工具,精选自芭芭拉·明托的《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是哈佛商学院录取的第一批女学员之一,也是麦肯锡的第一位女性咨询顾问。她的《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项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沟通技术,是麦肯锡内部培训的经典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