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列出自己一天的基础开支,看主要是花在哪里?可以如何进一步调整?
这个开销的事情可不可以通过赚钱的方式拿到?
这个开销的事情可不可以不做?或者换一种方式达到目的?
这个开销的事情可不可以借用别的资源/公共资源不花钱做?
这个开销可不可以更便宜的做,和别人共同负担费用,有二手的方式做?
如果能把日常生活成本降下来,节流的游戏难度就可以降下来很多了。
以前对自己的一些开销是没有觉察的。现在会慢慢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选择了。
早晚下班打车 - 改成 公交
早餐外面买 - 改成 家里蹭牛奶、鸡蛋,外出买一部分
早上买矿泉水 - 改成 去单位烧水或者喝饮水机的水
中午菜不喜欢吃,导致饭没吃饱去吃零食 - 改成 菜不喜欢吃就多吃些饭,或者加餐一盒家里带去的牛奶
下班肚子饿买零食 - 改成 把中午的酸奶水果改成下午三点左右吃
晚上家里菜不喜欢吃,在外面吃饭 - 改成 回家吃饭,饿了就蹭家里的零食
不赶时间的打车 - 从滴滴特快 改成快车/公交/青菜拼车/花小猪
不远的地方还可以走路
滴滴优惠 - 滴滴会员/充值优惠
我发现我不喜欢坐公交。不过偶尔坐一下,能让我感觉到天天打车有多爽,哈哈。
以前不坐公交的时候,反而体会不到这点。
我可以每周坐个1-2次,当成心态调节,让我对生活恢复一些感知力。
就是生活状态要有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哪怕很好,一成不变的东西就是会让人感受不到。
之前只是买买买,却没用过,真正用起来才是更好更重要的
1 我发现我有经常就有不喜欢吃饭,肚子饿,要外出买吃的的情况
是不是考虑买点自己吃的放家里以备不时之需?
比如教练推荐的鸡蛋白或粗粮蔬菜水果
可以看看云氏食谱的推荐
可以学着做一些简单的健康食品
不过现在买书买课前,想想
买了自己今天就会看吗?
或者先消化之前买过但没看过的书和课,是不是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买课买咨询中,其实也是我和喜欢的人建立联系的方式。
不过买之前,想想我有时间精力和他们互动吗?
咨询前,我是不是可以先做一做功课,理清自己的问题,看这个问题是否需要现在解决?
想想看,我是不是还有别的换一种别的方式,给别人反馈,帮助别人,从而建立关系。
小伙伴的经验分享 - 王晓睿
每天都会记账,随手记App。
每周日晚,再会看一下一周的开支,看是否合理,不断地优化支出结构。
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了,收获的是:非常清楚哪些是我真正想要的,冲动消费越来越少,身边都是挑选过的、真正满意的、喜欢的,看着就开心的好物围绕,幸福感真的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