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开心心的节流 之 Zoe的试验日记
Zoe Jane
作者很神秘,没有留下信息

简介

读海程《怎样开开心心的节流》后,Zoe 的试验日记。 《怎样开开心心的节流》 http://www.yibencezi.com/notes/167086

此小书在「一本册子」网站制作发行。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一本册子」公众号,发现更多精彩内容,回复【领书】免费领取热门好书

前言
你好,很开心和你一起玩开开心心节流的游戏。
这个游戏的初衷,就是想帮你找到让你开心又容易持续的节流方式,并能帮你加速实现你想过的生活。
这也是开始读海程小册子时最大的触动,原来过你自己喜欢的生活并不需要通过赚很多钱之后才能开始。 而我们却常常为了赚钱而赚钱,为了节流而节流,却忘记了自己想做的是什么。
希望这个开开心心的节流游戏,让你发现好玩的方式,过你喜欢的生活,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动手试试看: 想一想自己喜欢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算一下帐,这个目标可能需要多少钱,有什么别的不怎么花钱的方式也能达到的吗?倒推自己需要多少资产,节流要做到什么程度。
游戏的阶段性目标
我想做到什么程度?
1 节流投资
从之前每年的钱都用光,到给自己设立资金框架,每年能攒 50% 的收入用来投资。
游戏开始 20201115
游戏达成 20201206
a 已初步建立能攒 50% 收入用来投资的资金框架
b 后续每天记账,每周查看开支是否合理,核对这个框架是否对我合适,随时调整
2 做喜欢的事
自己想做的事情,没钱也开始玩起来
a 我想可以每天能和我喜欢的人聊聊天,放松一下或者获得一些新的启发
b 我想学习和尝试各种我想玩的东西
c 我想和我喜欢的人一起做项目,一起创作
算清楚——我究竟需要多少钱?
你知道你的目标需要多少钱,而你刚好又有这么多钱,那就很自由了。
举个例子,很多人的愿望里都有“环游世界”,但没有人跟我算清楚过,环游世界需要多少钱。
大部分人的问题是,压根没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所以没想清楚要多少钱。
举个例子:
如果我的被动收入每年有 10 万就可以了。 以年收益 8% 算,居然只要 125 万就够了。没想到这么便宜!

思路:
A 如果我学会借用可用资源降低开销:
  • 家里的可用资源
  • 工作的可用资源(线下/线上)
  • 城市的公共资源
  • 互联网的资源
  • ……
B 再借用一下杠杆放大本金:
  • 家里可以让我用到的资金
  • 工作身份可以让我杠杆到的资金(日常使用信用卡,使用低息备用金,但是不贷款投资)
  • ……
C 再请专业人士帮我获得平均收益(10% - 15%)
  • 这是考虑到本金不大的情况下,自己倒腾投资、倒腾收益率不如倒腾主业
  • 专业的事情给专业的人做,很省心。但是还要懂得筛选合适的人,所以还是需要基本的记录和自己的理念的。
D 每年节流开销控制在 x 万。
  • 这样节流的动力会很足。因为是能加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
我就已经自由了。

果然,
  • 明白自己的目标很重要。
  • 算帐很重要。
  • 节流也很重要。
Why?
明白自己的目标+算帐,就会清楚我到底要达到什么程度,特别是发现难度瞬间降低。 不是虚无缥缈的去想,我要赚一千万这种,给自己定个很大的目标,达不到又觉得挫败。 也不会只是为了赚钱去赚钱,到后来都忘记自己为什么要赚钱了,感觉迷茫。
节流,就会发现稍微花点心思,自由自在的目标就大大加速达到了节流的动力大增。 甚至想做成一个游戏,挑战自己能够多快达到这个目标。 而以前的节流,就是为了节流而节流,除了觉得花钱没有那么爽了,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从目标倒推,算帐。 行动。思考。行动。调整。行动。

实例测算:
如果我的本金能各种方法杠杆到 50w,投资收益减去资金成本 年化收益率 7%, 那么我的开销控制到 3.5w/年 就自由了。
如果我的本金能各种方法杠杆到 100w,投资收益减去资金成本 年化收益率 10%, 那么我的开销控制到 10w/年 就自由了。
找动力——我的目标是什么?
节流做不下去,缺的不是技巧,而是动力。 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为了节流而节流。 还是要回归到,我想过的生活是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我发现节流能帮我加速实现我想过的生活,难度又不大时,乐趣就来了。
我的目标是什么?
我想可以每天能和我喜欢的人聊聊天,放松一下或者获得一些新的启发, 我想学习和尝试各种我想玩的东西, 我想和我喜欢的人一起做项目,一起创作。啊哈哈哈。
换视角——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
利润 = 你的收入 - 你的开支
开支 = 基本开支 + 变动开支 + 大额开支
收入 = 工资收入 + 工资外收入 + 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 = 你的投资本金 * 你的投资收益率  
公司章程: 你的利润,尽可能流入你的投资本金
注意:基础开支不是让你从此吃糠咽菜,而是能满足合理吃饭睡觉生存需求,变动开支是旅行剁手这些,大额开支就和你结婚买房生小孩环游世界有关的需求
如何做——Part 1 如何降低基础和变动开支?
先列出自己一天的基础开支,看主要是花在哪里?可以如何进一步调整?
比如:
这个开销的事情可不可以通过赚钱的方式拿到? 这个开销的事情可不可以不做?或者换一种方式达到目的? 这个开销的事情可不可以借用别的资源/公共资源不花钱做? 这个开销可不可以更便宜的做,和别人共同负担费用,有二手的方式做?
如果能把日常生活成本降下来,节流的游戏难度就可以降下来很多了。
不用一次到位,边做边调整,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以前对自己的一些开销是没有觉察的。现在会慢慢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选择了。
试验-关于日常生活 饮食
早晚下班打车 - 改成 公交 早餐外面买 - 改成 家里蹭牛奶、鸡蛋,外出买一部分 早上买矿泉水 - 改成 去单位烧水或者喝饮水机的水 中午菜不喜欢吃,导致饭没吃饱去吃零食 - 改成 菜不喜欢吃就多吃些饭,或者加餐一盒家里带去的牛奶 下班肚子饿买零食 - 改成 把中午的酸奶水果改成下午三点左右吃 晚上家里菜不喜欢吃,在外面吃饭 - 改成 回家吃饭,饿了就蹭家里的零食
这样调整后,感觉饮食方面比之前更健康了

可以家里准备一些吃的和外面吃的结合吗?
单位有可以包一部分吃饭,或者便宜点吃饭的地点吗?
经常在一个地方吃饭的话可以聊聊有没有优惠吗?
周末的话可以自己加工一些半成品做饭吗?

试验-关于日常生活 打车
不赶时间的打车 - 从滴滴特快 改成快车/公交/青菜拼车/花小猪 不远的地方还可以走路 滴滴优惠 - 滴滴会员/充值优惠
今天的体验分享:
我发现我不喜欢坐公交。不过偶尔坐一下,能让我感觉到天天打车有多爽,哈哈。 以前不坐公交的时候,反而体会不到这点。
我可以每周坐个1-2次,当成心态调节,让我对生活恢复一些感知力。
就是生活状态要有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为哪怕很好,一成不变的东西就是会让人感受不到。

试验-翻箱倒柜的把之前买过的东西都用起来
之前只是买买买,却没用过,真正用起来才是更好更重要的

试验-关于需要改进的
1 我发现我有经常就有不喜欢吃饭,肚子饿,要外出买吃的的情况
是不是考虑买点自己吃的放家里以备不时之需? 比如教练推荐的鸡蛋白或粗粮蔬菜水果 可以看看云氏食谱的推荐 可以学着做一些简单的健康食品
另外只是馋的话可以通过看书、写作转移注意力
试验-关于买书买课买咨询
这是我的一大乐趣。
不过现在买书买课前,想想 买了自己今天就会看吗? 或者先消化之前买过但没看过的书和课,是不是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买课买咨询中,其实也是我和喜欢的人建立联系的方式。 不过买之前,想想我有时间精力和他们互动吗? 咨询前,我是不是可以先做一做功课,理清自己的问题,看这个问题是否需要现在解决? 想想看,我是不是还有别的换一种别的方式,给别人反馈,帮助别人,从而建立关系。
小伙伴的经验分享 - 王晓睿 每天都会记账,随手记App。
每周日晚,再会看一下一周的开支,看是否合理,不断地优化支出结构。
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了,收获的是:非常清楚哪些是我真正想要的,冲动消费越来越少,身边都是挑选过的、真正满意的、喜欢的,看着就开心的好物围绕,幸福感真的有很大的提升。

如何做——Part 2 如何降低大额开支?